艾菲爾鐵塔建成於1889年,初名為「三百米塔」,後得名自其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鐵塔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費參觀的名勝古跡,2011年約有698萬人參觀,是法國參觀人數第二多的文化景點。1991年,艾菲爾鐵塔連同巴黎塞納河沿岸整座被列入世界遺產。
艾菲爾鐵塔以312米的高度,占據世界最高人造建築的位置長達四十年。其位於279.11米處的觀景平台是歐盟範圍內公眾能夠抵達的最高的觀景台,在全歐洲範圍內僅次於莫斯科的奧斯坦金諾電視塔。鐵塔的總高度曾通過安裝天線而多次提高。這些天線曾被用於許多科學實驗,現在主要用於發射廣播電視信號。
埃菲爾鐵塔的設計要歸功於莫雷斯·克什蘭和埃米爾·努吉耶,他們是埃菲爾建築公司(Compagnie des Établissements Eiffel)的兩名高級工程師。這棟建築是為巴黎世界博覽會而建。埃爾菲曾說其靈感來自於1853年紐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建造的一個叫做「Latting Observatory」的建築。
埃菲爾最初對他們的設計並不感興趣,在克什蘭和努吉耶聯合公司的建築部主任史蒂芬·索維斯特繪製了一份新圖稿之後,埃菲爾改變了主意並出錢買下了設計版權。1886年儒勒·格雷維當選法國總統,愛德華·拉可羅(Édouard Lockroy)當選貿易部長。拉可羅決定為世博會建造一個中心建築。在一番競爭之後,埃菲爾鐵塔入選。1887年1月8日由埃菲爾以自己而非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埃菲爾僅得到了150萬法郎的資金,距離預期的650萬甚遠,但相應的他得到了博覽會開辦後20年鐵塔所有收入的所有權。隨後,埃爾菲又組建了一個新公司來籌資、建造鐵塔。
艾菲爾鐵塔從1887年1月27日起建,分為四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顆鉚釘,模仿人體的骨頭而建,極為壯觀屬於鏤空結構鐵塔,塔高為300公尺,總高320公尺。
1889年5月15日,為給巴黎世界博覽會開幕典禮剪彩,艾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艾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艾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直到紐約克萊斯勒大樓的出現。
艾菲爾鐵塔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於塔的四個面上共刻有72個法國科學家、工程師與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居斯塔夫·艾菲爾以此來銘記他們做出的貢獻。